电话:028-87626694
手机:13208198439
邮箱:shnbt@qq.com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金府路金府五金机电城三期40幛6号
12月16日,四川天府新区产业高水平发展大会召开。川观新闻App以《看天府新区的三条增长曲线,如何把产业园区作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的“主战场”》为题,聚焦四川天府新区产业园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
10月24日,成都市产业园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会举行,明确开展“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突出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全力提升产业规模和竞争力。
10月25日,四川天府新区(以下简称“天府新区”)召开党工委委员会议,会上提出全面贯彻成都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安排部署,把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加快打造定位精准、运营高效、功能复合、支撑有力的产业园区。
11月7日,天府新区专题召开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进一步鲜明“抓经济必须抓园区”的导向,厘清产业园区发展思路。
12月16日,天府新区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对“立园满园”行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产业园区是优化产业体系、形成产业集群的有效载体,是推动经济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引擎。
作为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肩负着高水平打造产业园区的重任。从三条“增长曲线”,看天府新区如何把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高水平发展“主战场”。
从科技曲线年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40周年。纵观这40年发展历史,科学技术创新一直是引领国家级经开区发展的第一动力。
规划面积132平方公里的成都科学城是西部(成都)科学城的创新策源极核,按照“主体集中、区域集中、资源集中”原则,布局鹿溪智谷科学中心等“一心两区、一岛三园”七大功能组团。截至目前,累计签约重点项目210个,总投资超2000亿元,其中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和交叉研究平台等一大批“国之重器”总量居成都全市首位。
——布局“大装置”。全力建设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天府新区聚焦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核能与核技术等重点领域,以成都科学城12平方公里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基地为主要承载,加快打造代表国家顶尖科研水平的“重装科学城”,集中布局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6个、交叉研究平台5个、科教基础设施7个、科学技术创新基地22个。
比如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由清华大学电机系为依托在天府新区设立,致力于打造能源互联网领域的人才汇聚平台、科学技术创新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地,是四川省校合作落地的首个科研机构、四川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今年初,在第七届清华—四川科技成果对接会上,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首次对外发布了研究院十大创新成果,引发外界关注。
从产业曲线日,位于天府新区的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成都科创生态岛全国首发基于扩散架构模型的人形机器人“贡嘎一号(Konka-1)”。
中心负责人张睿睿介绍,“贡嘎一号”是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整机零部件60%来自成都本地产业链企业,是名副其实的“成都造”产品。它有“聪明的大脑”,能像人一样独立完成思考、推理,可快速理解任务意图、自主观察环境、推理任务流程、生成任务流程、自主控制肢体、准确达成目标。“贡嘎一号”也是以产业化目标为导向的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这大多数表现其在“超轻量级”方面的性能:整机重量25千克、最大负载5千克、航时8小时。超轻量级人形机器人在高校院所实验室、概念验证中心、教育养老、应急安全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这是天府新区在AI与机器人产业领域发展的缩影。目前,天府新区已经引进了海康威视、科大讯飞等链主企业,中科曙光、达梦数据等基础软硬件研发企业,自主培育了晓多科技、见山科技等行业应用企业,睿乐达、布法罗等机器人整机企业。其中,晓多科技、海艺互娱、明途科技3家天府新区大模型企业完成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这也是全省第二批、成都市首批完成该备案的企业。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又折射出天府新区在产业体系打造方面的独特优势。产业园区建设关键在“产业”。天府新区聚焦优势产业、新兴起的产业、未来产业三个维度,正着力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产业带动力、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企业,深入推动产业建圈强链,引领带动园区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
——紧扣“镇园之宝”抓龙头。坚持“缺什么招什么、弱什么引什么、强什么聚什么”,确保每个园区都要有几家自己的“镇园之宝”。发挥国家实验室引领带动作用、成都科创生态岛资源运筹优势,天府新区依托科利耳、天齐锂业、盈科等企业全球资源布局,正积极引进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产业带动力、市场竞争力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扶优育强,推进天府轻动力、易冲半导体、晓多科技等企业成长壮大。
——围绕“成果落地”促转化。科学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产业创新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只有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才能不断开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目前,天府新区已建设运营成都科创生态岛,“科创通+科创岛”线上线下融合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加快构建,集聚成果转化服务机构100家,挖掘科研主体技术成果500余项、促成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100余项,天府新区“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连续三年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激励。10年来,天府新区已汇聚新经济企业30000余家,引育高新技术企业1200余家,培育亿元税收楼宇5栋。这一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曲线,见证了天府新区为四川全省、成都全市高水平发展所作出的积极贡献。
12月16日,四川天府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会上回顾了天府新区10年来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并对产业园区围绕“立园满园”行动,对园区主攻产业、重点载体、政策及机会清单等进行了介绍。
今年3月,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大鹏无人机制造基地暨鹏飞科技园在天府新区落成。该基地历时三年正式投产,总投资3.4亿元,可实现年产各类工业无人机3700架,纵横股份成功解锁“新地图”,开启了新的阶段。依托自主核心技术、自主制造能力、客户与品牌积累、全业务链等优势,2021年2月10日,纵横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以无人机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的代表性产业,未来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展、市场规模将保持迅速增加。目前天府新区抢抓低空经济产业机遇,加快发展无人机产业,打造低空经济特色应用场景。
——抓住产业园区发展重点,坚持将科学技术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加快构建集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将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主攻方向,深化工业上楼发展路径探索,全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推动产业体系不断优化。
天府新区立足产业导向、落地要求、区域内竞争情况、发展的潜在能力等综合考量,从实际出发,坚持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优化新区产业园区运行机制,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天府新区从始至终坚持将营商环境作为重要保障,探索“园区+管委会+国企+专业团队”管理运营模式,构建“小而精”的管理机构和“大而专”的运营公司,推动形成“社会投资、市场建园、公司化运营”发展模式。常态化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全面优化园区“三生”环境。从行政效能和市场效率两方面推动园区功能实现叠加放大。
10年来,天府新区走出一条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增长曲线,正在成为全省高水平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经济总量连跨3个千亿台阶,2023年达到4632.8亿元,总实力进入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其中直管区经济总量每2年跨越1个百亿级台阶,2023年达到736.4亿元、年均增长10.9%。
站在高水平发展的新起点,成都确定了以园区为锚点的改革。天府新区将深入践行国家级新区的职责使命,勇当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先锋,加快把园区建设成为高水平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
电话:028-87626694
手机:13208198439
邮箱:shnbt@qq.com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金府路金府五金机电城三期40幛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