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8-87626694
手机:13208198439
邮箱:shnbt@qq.com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金府路金府五金机电城三期40幛6号
火神山医院的患者们把最真挚的祝福写进了自发制作了心语墙,献给奋战在一线的女性医护人员们。让这方小天地有了缤纷的色彩,带来了爱的声音以及春的气息。
平日里,我们总是很少会将退伍军人与“女性”关联起来,更难与“战场”、“冲锋”这样的词语建立关系。
但在这个庚子年初,却有许多退役女兵为了抗击疫情而重装战斗,她们是最飒的巾帼力量。在今年的妇女节,我们搜集整理了几位一线女性医护人员、社区防控工作者和防疫物资生产厂负责人的故事和大家分享。
她们不是英雄,只是我们身边的最普通的“母亲”、“女儿”、“妻子”。虽然她们身处不一样的行业不同岗位,却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用满腔的爱与情怀,战斗在“医疗前沿”,守护于“村社乡关”,奔走在“保障一线”,用勇气、付出和坚持为我们全方位的撑起了战“疫”半边天。
女性一直以特有的温柔、细心与耐心,在医疗卫生事业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分量,同时也让他们比任何人都深知前线的艰险。而军人使命,就是保卫人民的生命安全,这场疫战亦是她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请愿书的字里行间,在吻别亲人的泪水中,在满是压痕的脸颊上,无一不展现出女性的力量。虽然会疲惫、会想家、会害怕,却从没想过离开与放弃。
刘维,被同行的护士们称为“知心姐姐”。这位25年的老兵,是陕西第二批支援武汉医疗队护理组副组长、西安大兴医院护理组组长,负责人员安排、质量管控、流程规范等任务。
第二批121名队员中,有100名护士,大多都是90后。2月2日抵达武汉后,“爱操心、善组织”的刘维,在合理排班、加强防护培训的同时,关切队员的心理上的压力疏导。作为护理组的负责人,她根据大家的职称结构、专业特点,先将大家分为五个组,每组设立1名组长,1名副组长,先从穿脱防护服开始培训,让大家互相了解、尽快熟悉起来。同时,及时和武汉协和医院护理部及将要接管病区的护士长对接、实地查看隔离病房布局安排、硬件设施配备,合理抽组人员排班、优化工作流程、制定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和各种应急预案。
但让她担心的是,护士们在武汉协和医院临床一线的隔离病房,每天会承担大量的护理任务,6个小时的班下来后,衣服都湿透了,要必须洗完澡之后,乘坐通勤车才能回到驻地。面对西安和武汉的气候差异,加之护士们个人的体质差异,很多同事不太习惯。因此,医疗队也积极给大家做好后后勤保障。同时,在刘维心里也有一份名单,哪个护士身体弱一点,哪个护士正值生理期,哪个护士穿上防护服不太适应,都是她熟记于心的。
刘维更像是个“家长”,虽然没有办法陪伴家中12岁的女儿,却用细心、爱心、暖心给这些90后的护士们,撑起一个“家”的温度。
还有一位来自西安交大一附院的29岁肝胆ICU护士胡飞飞,在2月6日随医院抵达抗疫最前线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工作。胡飞飞是一位退役士官的妻子,一位坚强而勇敢的军嫂。原本她和丈夫一直计划过放年假的时候去武汉旅游,但是她从未想过,此生竟会以这种方式来到这座心念已久的城市。
医疗队住地的某酒店距离医院大概车程20分钟,医护人员每到下班坐上回住地酒店的专用公交车后,就再没有一点声音,大家都是闭目休息。“说实话,刚到武汉时我们的工作所承受的压力挺大的,不仅是防护装置带来的憋闷感,还有对于陌生环境的无助感,但是我们都能很快适应,一个班的工作中基本没时间休息,送出院的病人、对接消毒床的单位、接诊新病人,还有病房其余病人的治疗,很忙,很累!”
在武汉医院里医疗战疫和平常在交大一附院ICU护理是完全不同的。在交大一附院ICU,她们对重病人的管理绝大多数都是一个护士护理两个病人,可是在武汉这里她们一个护士要护理将近20个病人,工作繁重。在救治病患的战斗中,医护人员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对于与病人接触最多的护士岗位,胡飞飞表示,在工作中她们听到最多的就是武汉人民的感谢,工作中每完成一个操作,病人都要说谢谢、谢谢,很暖心。
有一次,一位重症阿姨需要采集血气(这个操作特别疼),她带着护目镜和面屏,时间长了里面的雾让人根本看不清楚东西,带了3层手套的手也使她根本感觉不到病人动脉搏动点,她给阿姨扎第一针没有扎到位置,当她准备给阿姨道歉时,阿姨先抢话说:“没关系,姑娘,再来一针,阿姨告诉你哪跳得最厉害!”胡飞飞当时就泪目了,她说其实阿姨当时呼吸特别困难,她是忍受着巨大的不适来配合自己的工作。
2月9日,是我来武汉的第3天,这一天我终于见到了武汉的太阳。上班前,我们照例找餐厅领饭,那天的餐食与前几日不同,有了一盒鸡肉。我当时随口说了一句:“哇,今日我们竟然有这么多肉。”旁边管餐厅的大姐走到我面前抱歉地说:“我们武汉人都知道你们是来帮我们的,想把最好的都给你们,可是资源紧缺,今天我们的捐赠物资中正好有肉,就赶紧都给你们做了,但愿你们不要嫌弃……”突然,我的心头一酸,拿过餐谢过大姐,走回房间,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我坐下来,打开饭盒,再想到即将去一线,瞬间心里充满了力量,没有了任何恐惧与不安。
疫情防控中有两道至关重要的关卡,一是医院作为前沿阵地,另一个就是社区防控。这些社区工作者坚守岗位,夜以继日,任劳任怨,用疫情宣传、知识科普,摸排人员,测温登记,发放物资等繁杂艰辛的方式,保障社区居民正常生活的同时,拒疫情于村社门外,是名副其实的疫情阻击排头兵。
渭北川道里的寒风肆虐,外贸公司小区门口临时搭建的帐篷摇晃不定,在忽明忽暗的灯光下,叱干荣娟正低着头,聚精会神地汇总着当日小区人员体温检测等情况。一张桌子、一个消毒器、一个额温仪、一个扩音喇叭,退役女兵叱干荣娟用这些抗“疫”武器已经连续战斗了20天。
18岁那年,她从军入伍,成为喀什卫星测控站的一名女兵。3年的军旅生涯,锻造了老区姑娘叱干荣娟干练、果断的做事风格。今年2月3日,她就职的旬邑县医疗保障局召开党员大会,成立了以女队员为主的9人“党员先锋队”,叱干荣娟第一个请战加入。“我是一名老兵、一个员,防控前线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就是我的使命!”
外贸公司小区是一个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流动人口较多、人员构成复杂、管理难度大。在进驻小区当天的临时党支部会议上,叱干荣娟又一次展现出军人那股从容和顽强。她带领两名同事,逐户走访、逐人核实信息,仅用半天时间就实现30户89人的基础信息“清仓见底”。
在这个全民抗疫的战场上,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疫情传播,大家都待在家中避免外出。而有一些企业却不得不加班加点保障生产,来为湖北疫情一线供应所需物资。她们不仅要克服因交通封闭导致的员工短缺、物资配送等问题,还要保障大家在疫情期间工作的安全。如果说白衣天使是冲锋的战士,那么她们就是不可或缺的后援军。
“最近太忙了,每日休息四五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组织生产、包装发货。”退伍军人刘亚玲一边说,一边快速翻着手中的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厂子的物资调配情况。刘亚玲是2005年新城区自主择业干部,2008年在老家农村开办了一家乡村医院,同时还经营着一家消毒液生产工厂,专门生产二氧化氯消毒液。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消毒制剂需求量飞速增加,产品出现断供,刘亚玲当即召回在家过年的工人,迅速恢复生产,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物资供给。工厂克服人员不足、原材料紧缺等困难,从原来每天工作八小时延长至十几个小时,工人们加班加点赶生产,刘亚玲则负责联系调配物资。装卸人手不够时,她自己也当起搬运工。“消毒液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物资,要首先保证防疫工作的供应。”刘亚玲多年的军旅生涯赋予了她一份勇担重任的使命感。
从大年初三企业复工生产至今,生产的300多吨消毒制剂被紧急运往武汉、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普遍的应用于物体表面喷洒、环境喷雾消毒、水及医疗废水的消毒等。并向湖北及武汉地区捐赠了30余吨的消毒液,助力当地政府疫情防控工作。
电话:028-87626694
手机:13208198439
邮箱:shnbt@qq.com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金府路金府五金机电城三期40幛6号